返回首页

思政课程的教学设计该如何创新?

143 2023-12-12 06:06 admin

一、思政课程的教学设计该如何创新?

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,“提质培优”行动计划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在思政教学领域,需要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、制度化;需要创新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。这就要求新时代思政课程建设要注重制度化、模式创新、适应新时代新技术三个关键点,建立一系列系统且呈现方式灵活新颖的课程教学方法,使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学习、生产、生活中去,打通思想政治教育从认识到实践的整个认知过程。

关于思政课程的教学设计,教师应该提升自我,整合教材,充分利用新时代的教学工具,掌握寓道于教、寓德于教、寓教于乐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。可以多从网上搜集一些案例,聚焦职教网上有很多关于课程思政的内容,可以了解一下。

聚焦职教

二、如何设计“课程思政”方案?

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,将立德树人深植于课堂,“课程思政”的价值与深层意义不言而喻,并逐步成为职校响应政策要求的工作热词。

理念践行是“课程思政”的核心,立德树人是“课程思政”的根本,全员育人是“课程思政”的保障。高校践行“课程思政”教育理念,在具体的内容设计上可以从六个方面下功夫:

1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

2、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

3、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

4、引导学生增长知识见识

5、引导学生培养奋斗精神

6、引导学生增强综合素养

关于思政课程的教学设计,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整合好教材,分解重难点,确立好有效的教学目标,并使用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。掌握寓道于教、寓德于教、寓教于乐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。可以多从网上搜集一些案例,可以看看聚焦职教网,有很多关于课程思政的内容。

三、如何讲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?

首先必须吃透教材,理解和领会思政课教材的基本理论和知识;

其次要研究学生,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,做到有的放矢;

其三是广泛了解社会,了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;

其四是还要对其他各个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,这样能够举一反三,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
四、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如何构建?

我个人认为: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的学为抓手、运用情景、体验等策略来构建。

五、如何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?

1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进一步强化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。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厚植爱国主义情怀,把爱国情、强国志、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。

2、坚持学科驱动,厚植思政课理论底蕴,以教学带动学科,以学科建设反哺教育教学,以综合优势推动质量提升,以理论创新促进教学创新。

3、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,坚定的政治立场,全面提高自身素质,为学生树立信念、理想、责任、感情的榜样,抓住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突出问题,在工作模式、队伍建设、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。

六、英语教学中如何融入课程思政?

方法如下:

1.根据教材内容,设计能够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内容;

2.按照教材内容,设计彰显爱国主义的英语演讲比赛;

3.根据教材内容,备课时做到“知识传授+技能提升+品德素养”的有机结合。

七、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历史教学?

将课程思政融入历史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。

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教学,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思政相关的问题。

例如,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思想性和价值观的历史事件,如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,通过讲解和分析这些事件,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思政意义和价值观。

另外,还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,如孔子列宁等,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思政观点和对社会的影响。

这样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,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和价值观。

八、课程思政目标?

1、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
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手段和重要举措,因此,要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就要首先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内涵。

2、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是在各门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。

目标的实现,需要任务的科学划分及落实完成。大学生政治道德培养、理想信念教育,若仅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途径去实施,就难以体现协同一致和全方位覆盖,会导致主阵地抓不牢、形成教育盲区。

二、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路径

1、改革高校管理和评价体制、制度。

首先,应在管理体制上明确课程思政的主体责任。

2、加强学习培训,提高广大教职员工思想政治道德水平。

课程思政的实施基础是协同育人,一是所有课程教师的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,做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,确保理论方向上的同向通行。

3、组织课程团队,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、教学方法等。

在学校党委相关部门、教务处的统筹下,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下,根据本校专业结构和学科特点,组织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团队。

九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什么区别?

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把立德树人作为最终目标。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,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,其基本含义是: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、培养能力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,承载着培养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使命。

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、全程、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,形成协同效应,把“立德树人”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。教育,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,根据学校条件和职称,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,以现有的经验、学识推敲于人,为其解释各种现象、问题或行为,以提高实践能力。

十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区别?

要科学认识“思政课程”与“课程思政”的 辩证关系,必须坚持系统思维、辩证思维,从方法论意蕴把握“思政课程”与“课程思政”之间的关系。从概念出发把握“思政课程”与“课程思政”之间关系。

从字面上看,“思政课程”与“课程思政”似乎只是词汇的排序不同,其概念所指却大不一样。

首先要明确的是,“思政课程”与“课程思政”都是高度抽象、概括、提炼的词汇。“思政课程”之“思政”,是“思想政治理论”的简称,所以“思想政治理论课”常简称“思政课”(即“思政课程”)、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”常简称“思政课教师”;“课程思政”之“思政”,则是“思想政治教育”的简称。

其次,从构词上看,两者均属偏正结构,中心项都在后面。即“思政课程”的中心项是“课程”, “思政”是修饰词;“课程思政”的中心项是“思政”,“课程”是修饰词。

因此,结合前文,前者强调的是“思政”这种课程形态,后者强调的是“课程” 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。

最后,“思政课程” 是确定的,而“课程思政”则是不确定的。前者指的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,就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,是指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”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”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”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”以及 “形势与政策”等“4+1”课程。后者则包括上述 “4+1”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。

需要指出的是,“思政课程”不同于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”。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”具有两重含义,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,不包括“思政课程”;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,则包括“思政课程”,若从最广义上来说,从功能论的角度,也包括 “课程思政”所关涉到的课程。

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”;“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”;都要守好一段渠、种好责任田”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上一篇:返回栏目